第9章 技术迷雾(1 / 2)

寒江科技大学的量子实验室位于校园最深处的一栋灰色建筑内,楼道里的灯光忽明忽暗,仿佛随时可能熄灭。林深站在实验室门口,整理了一下外套,推门而入。刺鼻的电子元件气味扑面而来,十几台高精度仪器发出低沉的嗡鸣声,墙上贴满了复杂的量子计算公式和电路图。

\"林队?\"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的年轻人从仪器后面探出头来,\"你怎么来了?\"

陈默,29岁,科技大学量子计算实验室最年轻的副教授,也是林深大学时的室友。他穿着随意的格子衬衫和牛仔裤,头发有些凌乱,但眼睛却亮得惊人。

\"有件事想请你帮忙。\"林深走进实验室,从口袋里取出那块从雪人胸口取出的冰板,\"这块芯片里有重要数据,但我们的设备解不开。\"

陈默接过冰板,凑近仔细观察。他的眉头立刻皱了起来:\"这可不是普通的存储芯片...表面有纳米级量子加密层。\"他将芯片放在一台高倍显微镜下,\"让我看看...\"

十分钟后,陈默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。

\"林队,这芯片上有一个'时间锁'机制。\"他指着显微镜下的芯片结构,\"你看这些微小的量子点排列——它们组成了一个极其复杂的算法,只有在特定温湿度条件下才会解锁。\"

林深皱眉:\"具体条件是什么?\"

\"温度需要维持在零下15度到零下20度之间,相对湿度要达到75%左右。\"陈默推了推眼镜,\"这种环境条件...和雪人被发现时的环境几乎完全吻合。\"

林深感到一阵寒意:\"你是说,只有在雪人融化时...\"

\"芯片才会在特定条件下自动解锁。\"陈默点点头,\"这是一种极其精妙的设计...但更可怕的是...\"他调出一组数据,\"这种量子加密技术,理论上至少还需要十年才能实现。\"

林深的眼神骤然锐利:\"你是说,这块芯片来自未来?\"

陈默没有直接回答,而是打开电脑,调出一份复杂的理论模型。

\"根据芯片的结构和加密方式,我推测这可能是传说中的'量子邮差'——一种能够在不同时间点之间传递信息的装置。\"他指着屏幕上的示意图,\"简单来说,它可以在某个时间点记录信息,然后在另一个时间点释放这些信息。\"

林深感到一阵头晕目眩:\"你是说...有人在用未来的技术杀人?\"

\"或者...有人在试图改变过去。\"陈默的声音低沉而谨慎,\"这种技术如果真的存在,将彻底颠覆我们对时间和因果的认知。\"

他调出另一组数据:\"芯片内部还有一种特殊的记忆存储单元,我在尝试破解时发现...它似乎在记录某种'记忆'数据。\"

\"什么意思?\"

\"就像...把人的记忆直接数字化存储。\"陈默的眼中闪过一丝兴奋,\"如果这项技术成熟,人类将可以随意备份、删除甚至移植记忆。\"

林深突然想到了什么:\"等等...二十年前的'冰原计划'...\"

\"完全吻合。\"陈默点头,\"如果'冰原计划'就是在研究记忆移植技术...那么这些雪人案很可能与那项计划有关。\"

就在这时,实验室的灯光突然闪烁了几下,随后完全熄灭。

\"该死,电路又出问题了。\"陈默抱怨道,从抽屉里取出手电筒。微弱的光线照亮了实验室,墙上那些复杂的公式在光影中显得格外诡异。

林深没有理会电路问题,他盯着陈默手中的芯片:\"能破解吗?\"

\"给我点时间...\"陈默刚要回答,突然停下了动作。林深注意到他的目光落在电脑屏幕上——那里显示着芯片解密进度,但奇怪的是,解密曲线突然停滞了。

\"怎么回事?\"

\"有人动了我的电脑...\"陈默脸色骤变,迅速检查设备,\"有人远程接入了我的系统!\"

林深立刻警觉起来:\"谁干的?\"

\"不知道...但对方很专业...等等...\"陈默突然打开一个隐藏文件夹,\"他试图复制芯片数据...但被我发现了...我已经设置了陷阱...\"

就在这时,实验室的电脑突然发出\"滴滴\"的警报声。陈默迅速操作:\"他留下了东西...\"

屏幕上弹出一个加密文件夹,陈默输入密码后,里面只有一个U盘文件。

\"他复制了一份数据,但留下了这个...\"陈默拿起U盘,对着光线看去,\"U盘上刻着一个字...周。\"

\"周...\"林深咀嚼着这个字,\"周教授?还是周明远?\"

陈默的表情突然变得古怪起来。他将U盘递给林深:\"你自己看。\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