骑射之时,他们身姿矫健,弯弓搭箭,箭矢破风而出,恰似流星赶月,稳稳命中靶心,尽显虎虎生风之态。
一旁的绿营兵亦不逊色,专注于藤牌刀术的演练。
只见他们手中藤牌翻转腾挪,如猿猴般敏捷,时而密不透风,时而如天女散花蔓延开来。
他们手中长刀挥舞间,寒光闪烁,动作迅猛且迅捷,刀风呼呼作响,将空气撕裂的滋滋作响。
乾隆立于高台之上,神色威严而庄重,目光如炬地审视着这一切。
他不禁忆起,圣祖康熙爷也曾六下江南,在此地检阅过军队,往昔圣祖的雄姿仿佛还在眼前浮现。
乾隆微微转头,对着身旁的领侍卫内大臣福康安,语重心长地说道:
“江南之地,武备绝不可稍有弛懈。尔等身负重任,需严督操练,切莫因长久承平而忘却武备,懈怠了这保家卫国的根本。”
福康安恭敬地垂首,应道:“臣谨遵圣谕!”
阅兵完毕,乾隆沿着风光旖旎的西湖徐徐前行,踏入了静谧清幽的灵隐寺。
寺内香烟袅袅,那淡雅的檀香味在空气中弥漫开来,萦绕在鼻尖,让人顿感心境平和。
灵隐寺的方丈早已恭迎多时,见到乾隆,赶忙进献寺中珍品“云林茶”。
茶香四溢,轻抿一口,醇厚的滋味在舌尖散开。
方丈趁机提及寺中古银杏年久需加固一事,乾隆听闻,略作思索后,当即决断下旨拨银千两,用于古银杏的修缮与保护。
方丈感激涕零,连连叩谢圣恩。
随后,乾隆的南巡队伍踏上返程之路,取道南京。
当浩浩荡荡的队伍行至明孝陵前,乾隆神色凝重,缓缓下马,整了整衣冠,
在众人的瞩目下,迈着沉稳而庄重的步伐,走向明孝陵。
他双膝跪地,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。这一举动,令在场的南方文人无不为之动容,心中满是对这位帝王的感激与敬佩。
继续北上,当銮驾行至黄河畔,在武家墩处,乾隆特意登岸。
他的目光紧紧锁定在高家堰堤工之上,神情专注而严肃。
他命人取来十五年前的河工图,而后仔细比对。
只见他时而低头凝视图纸,时而抬头望向眼前的堤坝,目光沿着堤坝的走向缓缓移动,不放过任何一处细节。
当看到堤坝的走向与加固之处一一对应时,乾隆紧绷的面容终于舒缓开来,他微微点头,对身旁的河官赞道:
“可见事在人为,只要实心做事,兢兢业业,何患河工不治?”
河官们听闻,纷纷跪地谢恩,誓言定当不负圣望。
终于,在五月初九日,那象征着皇家威严的銮驾缓缓驶入圆明园。
此次南巡,历时117天。在这漫长的旅程中,乾隆不仅悉心察看河工海塘,为民生大计操劳,
同时还在微服私访间,留下了诸多脍炙人口的逸闻趣事,为这段南巡之行,增添了一抹活泼生动的色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