崇焕点了点头,表示赞同。
“祖大寿,传我的命令,炮手准备战斗!”
随后所有的炮手进入一级战斗准备。
皇太极第1天攻城时,袁崇焕没敢过早暴露他的绝密武器,能够不用红衣大炮尽量不用,毕竟库存的弹药有限。
有些事,不能凭想当然,惯性思维要不得。
比如努尔哈赤带着八旗军气势汹汹地扑向宁远城。他觉得拿下宁远城不过是两天的事儿。
可谁能想到,这次他碰上了人生中最难缠的对手。
先给大家说结果,宁远之战最激烈的战斗持续了四天,前前后后一共打了12天,最后努尔哈赤只能灰溜溜地大败而回。
拜托!百世一出的大英雄也有失败的时候?这到底是为啥呢?
别着急,听我细细道来。
就像小品里说的,换谁来打这仗都得败。
以前努尔哈赤总是打胜仗,那是因为他没碰上真正厉害的对手,可如今袁崇焕出现了,他就是努尔哈赤的克星。
宁远之战发生在天命十一年(1626年)正月。
后金军有十万人马,再看宁远城里,袁崇焕手上只有1万守军,10比1,双方兵力差距巨大。
按道理来讲,这仗结果应该毫无悬念,可事实却让人惊掉了下巴,努尔哈赤这回真栽了。
关键在于袁崇焕把防御工作做得那叫一个滴水不漏,让后金军根本找不到破绽。
首先,袁崇焕把箭支、滚木擂石这些防守用的器具全都运进城里。
当时,有一些胆小怕事的将领叫嚷着要投降,说这仗没法打,打了也是白送命!
袁崇焕可不含糊,直接把这些动摇军心的将领都给杀了。
接着,他开始清除内奸,保证军粮供应充足、顺畅。
还激励将士们要誓死保卫城池,说大明朝廷肯定会重赏那些战斗到最后的将领。
战斗的时候,袁崇焕身先士卒,亲自搬土运石,去堵塞被后金军凿开的城墙缺口。
对于距离远的八旗军,袁崇焕就用红衣大炮射击,一炮打过去,后金军阵营里就是一个大坑,死伤无数。
努尔哈赤从来没见过威力这么大的武器,一下子就被震住了。
在气势上,袁崇焕一下子就占据了优势。
有人可能会问,袁崇焕能取胜靠的就是红衣大炮吗?
伟人说过,先进的武器是胜利的条件,但不是唯一条件。
还得说袁崇焕和他手下的将领们,大家同仇敌忾,有着誓死守城的决心,意志坚强成就了袁崇焕。
凭心来说,再先进的武器也有缺陷,大炮有射击不到的死角。
比如后金军攻到城墙根底下的时候该怎么办呢?大炮总不能垂直往下发射吧。
这时候,袁崇焕有办法,他就用火攻战术,把细柴浇上油,再掺上火药,用铁绳系着往下放,点燃后焚烧敌人,成功打退了后金军的进攻。
同时,他指挥得当,部署得十分巧妙,让满桂守东门,左辅守西门,祖大寿守南门,朱梅守北门,还让大炮协助将领们守城门。
正是靠着这些综合手段,袁崇焕以少胜多,最终取得了宁远大捷。
宁远大捷成就了袁崇焕的威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