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红军和小兰,二人溜达着回来,到小兰家的门口,看见屋里亮着灯,知道吴家良已经回来了。
刘红军让小兰自己进了屋。
刘红军到家的时候,他父亲和四个弟弟已经准备睡觉了。
刘国强见他进屋瞅了一眼,没问他干什么去了。磕了磕手里烟袋,对他说:“快上炕睡觉吧!明天还要忙。”
爷六个分别上炕,躺在了自己的位置,关了灯,准备睡觉。
刘红军躺在那儿,想着明天带着枪进山,看能不能把那头伤人的野猪打死。野牲口这东西一旦伤了人,就不能再留它了!
离屯子还这么近!保不齐,哪天又有人像王寡妇一样遭了殃。到时候,可就不一定有王寡妇那样的好运气了!
屯子里的孩子也经常到那里玩耍,要是让这帮孩子遇到,那可真是死伤惨重了!
刘红军想着,迷迷糊糊中就睡着了。
第二天一早,刘红军迷迷糊糊中,感觉有人在扒拉自己,睁眼一看,外边的天还没有亮,睡在旁边的老五轻轻的扒拉着自己。
老五见刘红军醒了,故意压低声音说:“大哥,大哥,起床了!今天咱们不是要进山的吗?”
刘红军这个气呀!刚想说他几句,回头一瞅,在老五旁边,依次钻出来三个脑袋。在黑暗当中,刘红军仿佛看见了那眼睛还在冒光。心想:这什么情况?这四个小子什么时候商量好了?
刘红军见炕头的老爹也披着衣服坐在那抽烟。
刘红军想着大概天也快亮了,反正也睡不着,于是一轱辘也坐了起来。
他这一起来,仿佛后世吹了起床号一样,四个小兄弟也都噌家伙窜了起来,老五用希翼的眼神望着刘红军说:“大哥就走了吗?现在就出发吗?”
刘红军轻轻的踹了他一脚,没好气的道:“出发个屁,天还黑着呢!再说不吃饭吗?不饿吗?”
老二一听立马穿衣服下地。
老二又赶忙说:“大哥,我去做饭,咱们马上吃,吃完咱就走!”
看来这四个小子是打定主意,要跟自己上山了!
刘红军倒无所谓,兄弟们一起去,自己还能省一些力气,关键是都去了,家里盖牲口棚子怎么办?
刘红军不禁抬头看向了坐在炕头上的老爹。
刘国强看他望了过来,磕了磕烟袋说:“愿意跟着就跟着吧,留在家里也是添乱!”
昨天柞树条子已经砍的差不多了,放在后院了。在后壕沟,泥也和好了,今天就开始夹墙,过两天抹上就可以了。
刘国强说着也穿衣服下地,转身出屋了。
哥几个也都穿好了,下地洗洗脸,老二去做饭了,老三、老四在叠被。
老五和刘红军分别提了个桶,装了水,里面放了两把豆饼,拎到马和骡子面前饮了饮水。
人无外财不富,马无夜草不肥,这是真的!
刘红军昨天抓了林蛙,现在兜里还剩几十块钱呢!
骡子,马也是一样,不给料,不让他吃好,他是不会给你干活的。好在,现在粮食也不是太缺,要放在头几年,别说给马喂豆饼了,人都吃不上。
早饭也简单,昨晚剩的米饭放在锅里添上几瓢水,烫点粥,上面放上帘子,昨天,刘红军和老五回来的时候,还带了几十个包子,放在帘子上,重新热一下。
刘红军忙完,在墙上拽了几个干辣椒,拿到灶坑里用火烧了一烧。
干辣椒烧好之后,用手把浮灰擦掉,又切了一个咸菜疙瘩,烧好的干辣椒揉碎在里边,要是炸点油就更好了,今天懒得动,也就这么地吧!
很快就吃饭了,爷几个啃着大包子,喝着白米粥,吃着辣椒拌咸菜条子,那叫一个香啊!
吃完饭,刘国强出去忙了,刘红军却犯了愁!
兄弟五个两匹马,根本就没法骑!
四个小的看着刘红军站那没有动,老三立马说道:“大哥,咱们套车!赶马车去都能坐得下,刘红军一想也是,点头说道:“行!去吧!“
老三把车套上了,刘红军进屋得把枪带上,他把八零式从箱子里拿出来,又把两个弹夹都压满了,子弹40发!
他想了一想,回头又往兜里装了40发,因为这枪有问题!一会儿进了林子,要先校枪!
这对于刘红军来说,倒不是什么麻烦事,这些子弹足够了!
刘红军的刀托也没有装枪上,只是把它别在了小腿的绑腿上。
这年代进林子,打绑腿是必须的,一是防止把裤子刮坏,二是能预防蛇虫鼠蚁……
走走道的,被蛇咬一口,可不是那么好受的,要是它再奔着裤腿脚子往上爬的话,那最好的结果就是剩蛋老人,整不好蛋都剩不下!
之所以不把刀托直接安上,是因为刘红军感觉没有必要,进林子打野牲口不是在空旷的地方打靶。
老林子里边20米看不见人,都被树枝子、树棵子遮挡着,50米射程足够了!你不摸到野牲口,50米之内,你也看不见呐!至于说100米之外,那是有点扯了!
这不是能不能看见的问题,也不是枪法好不好的问题!是隔了100米枪根本透不过去,子弹射出去50米,都不知道被树枝子弹到哪里去了。
野牲口就是站在那让你打,你都打不着。那些个在一千米、八百米之外,对奔跑的野牲口群点射的事儿,刘红军两辈子也没做到过。
腰间绑好了枪套,枪放在枪套里,又到外屋把早上剩的包子,包起来,拎在手里!
山中无岁月,进林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的,多少带上点,又包了一小包盐。山里野牲口多的是,再不济也不至于没有吃的,只要有盐就饿不着!
转身出了屋,这时候小哥四个也把马车套好了,兄弟五个牵着马车出了院子,准备进山。
刚到村口,还没有出村呢,就见一个“黑大个”窜了出来!兄弟五个停住脚步一看,哇!得有两米多高,膀大腰圆的,这年代能长成这样也属实是难得!
这不是王傻子吗?这王傻子30多岁,类似于村里的“守村人”啊!
刘红军记事起,他就在刘家屯,也不记得他有什么亲属。
生产队的时候,就帮着放猪的孩子看看猪,放牛羊的孩子看看牛羊,队里看他缺心眼儿,也就适当的分他一些粮食。王傻子给刘红军的感觉,他总是饥一顿饱一顿的。
慢慢的屯子里的人就传,说他是村里的“守村人”当遇上大灾的时候,可以为村子挡灾。渐渐的,这种说法被大多数人所认可,村民也都愿意给他一口饭吃!
说他勤快吧,他几乎不干什么活。你要说他懒吧,谁家的红白喜事他都去帮忙!无非也就是在帮忙这几天里,混一个好吃好喝的!
刘红军走几步,想上前打招呼,张了张嘴,却没说出来话,因为他不知道他叫什么,只知道村里人都叫他“王傻子”但是,你总不能当着人家的面叫“王傻子”吧!
王傻子这个时候可没傻,直接对着刘红军说道:“你就叫我王傻子就行!反正村里人都这么叫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