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8章 司马仲达(2 / 2)

有了天水与南阳盆地迁徙百姓的经验,各项准备也充足,没有发生什么乱子。

这次关中聚集的流民,虽然规模多了不止二十倍,还叠加灾荒,依旧处理的井井有条。

这世道,百姓能有口吃的,能活下去,已经是莫大的欣慰了,

他们对于曹魏政权那种不管不问,才是常态。

对于世家与曹魏朝廷来说,百姓就是地里的韭菜,没了来年下点雨,又会长出来一批。

就像当年的童谣所说的一样,“发如韭,割复生,头如鸡,割复鸣。”

这又透露出何等的绝望啊!

他们只是听人说过,曾经有个仁义无双的刘皇叔,对百姓很好,不过也只是当成故事罢了。

如今遭了灾,收他们赋税的朝廷不管,他们依附的世家不管,反而远在西川的大汉天子带人过来赈济他们。

吃的东西从开始的稀粥,到慢慢浓稠,一直到加了豆子鸡蛋和熏肉,

原本已经绝望的他们,真的活过来了!

不仅如此,过来赈济他们的大汉天子还带来了医者,他们在老家年景好的时候,何曾舍得生病找医者?

等到他们身子将养过来,询问去向之时,几乎全部的人都选择跟着大汉皇帝走。

他们贱命一条,如果大汉天子不来,早就死干净了,还有什么好犹豫的?

刘禅第一批携带的粮食,加上储备的肉干,很快就消耗干净。

直到各地第二批,第三批调拨的粮草到位,这种捉襟见肘的情况才得到缓解。

如今关中聚集的流民已经迁徙得差不多,河套,陇右,汉中吸纳了绝大部分。

等这批流民启程,刘禅的关中之旅也就进入尾声了。

夕阳西下之时,使用望远镜观察长安城的刘禅,看到了一支骑兵队浩浩荡荡抵达,

领头的将领用马鞭顶了一下头盔,似乎有所感应,向着刘禅这个方向看了一眼。

这个鹰钩鼻子,满脸皱纹的将领只能看到远处神禾原上隐约的旌旗,皱着眉头打马进了营帐。

“大将军,荆襄兵马已经到位。”

协调好各方势力,随着多方援军的抵达,曹真(字子丹)也从洛阳抵达了长安前线,

“仲达到了?”

曹真听说司马懿(字仲达)抵达,披上衣服出大帐迎接。

“有劳仲达了,军务紧急,等大破汉军,再为你补上接风宴席。”

司马懿拱手道:

“大将军太客气了,此乃懿职责所在,为国杀贼,义不容辞!”

作为世家当中的托孤重臣,也是世家当中为数不多知兵的大将,司马懿深得曹叡信任。

这次合作应对汉军入侵,曹真对司马懿很是客气,两人一边走,一边谈论起此次汉军入侵的疑点。

当司马懿听说汉军一日一夜时间,连破郿坞城武功城这两座重兵把守的坚城,满是沟壑的脸上皱纹更深。

等来到大帐内分别坐下,众将领说起汉军恐怖的战场遮蔽能力,再次触动了司马懿的神经。

他伸手制止了众多将领的喧哗,语气急促地说道:

“大将军,此事恐有蹊跷,

不知大将军可曾记得,当年江陵之战时,汉军速取东三郡,同样行战场遮蔽,趁机筑城之事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