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这样一条铁链,恐怕要数千斤,难道需要从汉中或者成都转运铁料吗?”
刘禅哈哈大笑道:
“幼常这么说,李正方可是会生气的,他驻守南中两年,可一日都未曾懈怠,
如今南中已经建成十四座炼铁高炉,八座水泥工坊,此时转运的水泥铁链,恐怕已经到位了。”
刘禅说着,抬头看向远处的大海,许久,这才继续说道:
“打通道路,只能是加快兵力物资的运输,
朕准备在这里待上三个月,用三个月的时间打通这些堵点。
更重要的,是守住合浦啊!
那个爆炸的罐子,送回成都了?”
马谡拱手道:
“按照陛下的吩咐,已经送回成都了。”
“那就好,幼常就按照这个方案,去监督修路,修桥,需要木材,就找继宗(张绍)调拨。
他带了六千多人,正在大肆伐木。
先靠缴获的东吴战船改造改造撑一段时间,等咱们自己造船厂盖好,木头也风干的差不多了。
咱们不能只靠缴获吴军的战船生活啊。
各种物资尽管花,不用给朕省钱,朕有钱!
况且,朕要开始在合浦这里创造新的财富了。”
马谡对于这点,自然是深信不疑的,大家都是传说陛下有一双点金手,向来可以化腐朽为神奇。
只是合浦这里,除了贸易,最出名最值钱的只有合浦珍珠啊!
根据缴获的资料,合浦郡人口八万,依附在士家的采珠人就有五千之多,
这些人说是采珠人,其实就是给士家干活的奴隶,
无论如何汉人还是土着,下水采珠,才能换取一点粮食。
而士家靠着垄断合浦珍珠的生意,赚的盆满钵满。
而每年潜水采珠人,伤亡不在少数,开采出来的珍珠却逐渐减少。
马谡简单了解过采珠这份生意,需要屏气下潜到数丈深的海里,才能把珍珠贝拿上来。
虽然叫珍珠贝,却不是每个里面都有珍珠,而极品大珠更是少之又少。
每年因猛鱼攻击,溺水等,殒命的采珠人不在少数。
真的是在拿命换宝珠。
可即便付出这样大的代价,占据合浦财政六成的珍珠生意,一年的价值,也不过两千斤黄金。
陛下会看得上这么点财富?
刘禅看不上吗?
如果传统采珠人这种效率低下,看天吃饭的采珠生意,他肯定是看不上的。
用人命去换的宝珠,他的良心会不安!
千年的眼光,就去干这事?太丢脸了好不好?
刘禅这次将采珠人都召集起来,自然也不会像士家人那样,压榨他们整日潜水采珠,去博那十几分之一的概率。
珍珠这么值钱,他当然需要,不过有更好的办法。
后世的珍珠消耗量那么大,为什么还能白菜价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