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章 偷得浮生半日闲(2 / 2)

当然,那枚金灿灿的大钱更是不错。

体力劳动就是这样,度过了初期的疲惫劳累,适应了就没那么难受,等护卫和小黄门带着采买的吃食回来,刘禅已经插了三趟秧苗了。

“老丈,少年郎,晌午了,一起过来吃点饭,吃完再干活吧。”

“贵人自去,不用管我等,小老儿爷孙带的饭食。”

经过这番体力劳动,刘禅最近折腾蒸汽机失败的郁闷消散了不少,怎么能自己去吃呢?

再三坚持下,老者这才带着小名狗儿的孙子过来 。

刘禅把老丈放在树荫下的陶罐拿了过来,里面是一些烫过的野菜和一些混合碎豆子的麦饭。

小黄门采买来是一些炖羊肉和粳米饭,配了一些酱菜,禁军护卫只吃自己携带的干粮,只有刘禅陪着爷孙两人吃饭。

“别客气,咱们也是有一起插过秧的交情,来,狗儿尝尝这块羊肉,老丈,你也吃,来,我尝尝你们的麦饭。”

一起插过秧,现在也一起吃饭,这个贵人甚至不嫌弃农家粗陋的杂粮麦饭,狗儿也不复开始的拘谨,和刘禅有说有笑起来。

一边吃一边闲聊,刘禅了解了一些这个时代普通农家的生活。

一年辛劳,老丈一家五口,原本还有个大儿子,只是陷在了夷陵之战,军功抚恤换了五十亩水田(汉代小亩,一步宽,百步长,大概相当于现代15亩左右)

全家年收入折钱大概五百,丰年多少有点积蓄,如果年景不好,恐怕就剩不下几个大钱。

老丈的小儿子去城里帮工,日薪二十五个铜钱,大儿媳和老妇在家采桑养蚕,一家人生活清苦,在这个乱世,也还算可以。

这就是这个时代普通人的日常啊,能吃饱饭,过安稳日子,已经是很多人的奢望。

刘禅突然觉得自己碗里的肉食没那么可口了。

他已经不是曾经那个无忧无虑的普通人了,肩膀上担着上百万这些普通人,一念之差,带给他们的就可能是身家性命的差池。

到这个时代后,他接触的都是朝廷要员,世家子弟,单单一枚西域琉璃珠,恐怕就是这样一户人家数十年辛劳也买不起的。

诸葛丞相经常教育他的兼听则明,恐怕不能仅仅是那些世家勋贵,还得多了解一下民间疾苦。

吃完这顿五味杂陈的饭,刘禅和老丈稍微休息,再次回到了田里,

三人一直到忙到太阳西沉,才将这片田地插完,刘禅累的腿和腰都不是自己的了。

“老丈,今天打搅了,告辞,狗儿,回家把钱交给你母亲,别弄丢了。”

刘禅接过小黄门的帕子简单擦了擦腿脚上的泥水,直接套上靴子和爷孙两人道别。

“爷爷,这个贵人真是不错,帮我们干了一天活,请我们吃饭,还给我们这枚当百大钱。”

老丈慈爱地摸了摸孙子的头,小声说道:

“傻孩子,这哪是什么普通贵人,这是当今圣上啊,那眉眼,那神情,就和当年先帝一模一样。”

老丈顿了顿,接着感叹:

“就连仁德,也是一般无二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