辛循见状,随之附和:“如今局势危急,唇亡齿寒,你审家又能独善其身多久?”
此言一出,殿外审家子弟欲闯入。
却被审配举手制止,喝止众人。
“说完了吗?”审配看向辛循与逢化,“若说完,咱们接着喝茶;若未完,继续说,我听着。”
此话一出,殿内气氛骤变。
显而易见,对方已表明立场,此次求助恐难成行。
“但说无妨,若有条件,直言便是!”逢化强忍怒气。
“条件?”审配略显诧异。
辛循随即补充:“只要能办到的,定会尽力。”
族中子弟多被拘捕,命悬一线,逢瑾不过是个象征。
见审配松口,辛循连忙表态。
“假设时光倒流,你们是否仍会选择如此?”审配忽然发问。
殿内众人先是一怔。
时光仿佛逆转。
审配的态度突然变得冷漠。
逢化最先察觉到气氛的变化。
“若你现在投靠刘备,日后他羽翼丰满,恐对你等世家不利。”
“今日我们如是,明日便是你们的写照。”
逢化按捺不住心中怒火。
“新设的官学让寒门子弟有了机会,而屯田政策又切断了我们世代累积的优势。”
“未来,你们这些世家恐怕连存在的价值都会消失。”
话音刚落,逢化将茶杯掷于地上,清脆的声音回荡四周。
“你错了。”审配平静地说。
逢化愣住了。
审配缓缓起身。
“真正的优势在于把握时机的能力。”
如今,审家的命运已与刘备相连,无论何事,审配都唯命是从。
“诸位,请自便。”审配下了逐客令。
逢化与辛循等人被请出了门外。
审配返回屋内,却发现有人潜入。
“谁在那里?”
“是我,别怕。”
史阿从暗处现身。
“你一直在监视我?”
审配震惊地问。
史阿摊手道:“我只是担心你的安危。”
“主公交代,审家子弟可赴任了。”
交待完毕后,史阿离开审配府邸。
审配惊出一身冷汗,“锦衣卫手段实在高明,怕是已渗透至冀州内外。”
想到刚才在大殿中的坚定表现,他略感庆幸。若当时稍有犹豫,此时恐怕不是简单的任命之事了。
“友若那边情况如何?”审配低声自语。
……
荀谌于黄昏时分,安排族人出城前往各地赴任。深夜被刘备召至书房。
刘备问道:“颍川荀氏中有两位才俊,一为荀彧,字文若;一为荀攸,字公达。不知二人现况?”
早前,靖王刘胜曾告诫刘备,需争取颍川荀氏三位重要人物的支持,荀谌已归顺,另两位便是荀彧与荀攸。
荀谌拱手答道:“公达离家游学后便杳无音讯。”
“文若……”荀谌回忆起上次北上颍川时与荀彧彻夜长谈的情景,“文若有意投效曹操,主公若欲招揽,恐难如愿。”
荀谌深知荀彧的脾性,明白他不易改变立场。
刘备惋惜不已,“既如此,也罢。日后若能寻得公达下落,还望友若美言几句。”
荀谌承诺道:“主公放心,必当尽力相助。”
谌定要将此人请到冀州。
荀谌承诺道。
“如此甚好!”
刘备欣喜若狂。
随即,他让人准备美酒。
为荀谌设宴饯行。
郭嘉听闻消息赶来,欢笑不断。
直至天明。
众人皆已醉倒。
门外再次迎来访客。
仍是昨日那些人。
不出所料。
逢化、辛循等人依然被拒之门外。